书记信箱 院长信箱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我校农林专业实训教学基地揭牌暨退休教师齐仲平事迹表彰大会在东陈镇“古渡林场”举行

发布日期:2019-07-02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7月1日,正值建党98周年之际,我校农林专业实训教学基地揭牌暨退休教师齐仲平事迹表彰大会在蒲城县东陈镇“古渡林场”举行。

“古渡林场” 位于东陈镇与永丰镇之间洛河之畔的山坡河道上。我院退休教师齐仲平历经20余载,自筹资金,在照明靠点蜡烛,吃水靠挖井放水,走的是泥泞小路,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硬是把1300亩荒滩、荒坡变成了沟壑秀美、绿树成荫的绿色海洋,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创造了数以千万元的森林财富。他的创业精神和事迹受到各级政府的表彰,被各级各类媒体报道。感召了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加入到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大军,为绿色渭南、绿色陕西崛起添砖加瓦。

新校区建设时,齐老师捐栽了12棵成品雪松,向工作了几十年的母校送上了一份绿色的情意。现在,齐老师又自愿和学校合作,在“古渡林场”设立农林专业实训基地,为我院园艺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地,为教育事业尽了绵薄之力。

我校副校长王录军、农林科技学院院长杨世选为农林专业实训教学基地揭牌。学校党委副书记党少平致辞,充分肯定了齐老师的奉献精神,一盏煤油灯、渴饮洛河水、披星戴月、苦中作乐,昔日桃李天下,今日绿树作伴,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是我们渭职院人取之不尽的一笔财富。农林科技学院党总支书记王俊全大会发言指出,农林专业实训教学基地的落成,既是农林科技学院师生教学实训的场所,也是精神传承的源泉。齐老师一介书生,退休后不下岗,转战另一个工作岗位,实现了育人之后又育林,育林之中再育人伟大壮举。蒲城县林业局副局长雷红军发言,在充分肯定了齐老师的成就之后表示,林业局就是齐老师的坚强后盾,今后要把林场打造城全省林业建设的示范基地,全心全力支持实训基地今后的教学工作。在齐老师的答谢发言中,我们再一次感悟了一名党员无私、谦虚的胸怀。最后,我校校长张雄为齐老师发放了10000元慰问金。金钱有价,心意无价。

农林专业实训教学基地落成,为我校园艺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教学提供了一个优质实训场所,也是我校今后传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的优良场所。(撰稿:农林科技学院 宋金东 审核:杨世选)

揭 牌

合影留念

只盼绿洲望无垠
——记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退休教师齐仲平
本报通讯员 唐克虎 闫晓宁

题 记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一个古稀之年的退休教师,本应享受天伦之乐,他却把余热和汗水洒在洛河岸边的沙滩上;一个本应儿孙绕膝、颐享天年的退休教师,他却甘守清贫、栉风沐雨,在渭北旱原上育苗播绿;一个本应寄情山水、吟诗作画的退休干部,他却痴心未改,去完成一项投资大、收益低的育林工程。历经二十个春秋,他把1300亩荒滩、荒坡变成了绿色海洋,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创造了数以千万元的森林财富。他就是“渭南标杆人物”、陕西省造林大户、省级媒体报道的新闻人物、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退休教师齐仲平副教授。

咬定青山志不移 育人之后又育林
   齐仲平,男,1939年生于陕西蓝田。1961年毕业于西安师专物理科,先后在蓝田、蒲城中小学任教。1986年到蒲城师范任物理教师,直至退休。齐仲平的家乡在秦岭北麓蓝田县。他从小生活在秦岭深处,享受着大自然带给人类的恩泽,对绿色有着更多的依恋。1930年8月,陕西省第二次团代会在齐仲平祖父创办的蓝田县草坪镇崇光小学召开,从那时起草坪镇便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幼年齐仲平的记忆里,家中时常会来一些陌生人,在绿色掩映下来来去去。那星星燃烧的革命火种点燃了幼年齐仲平一腔激情,他对绿色埋下了原始的情缘。当离开家乡来到地处渭北旱原的蒲城县工作时,对当地绿化面积稀少,土地裸露严重,空气污染日益加剧的现状忧心忡忡,总思考着怎样能凭借自己的绵薄之力来改变人们的绿化意识,改变当地森林覆盖率低的现状。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他孜孜不倦地向学生灌输爱护自然,植树造林的意识,引导学生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1998年,国家发出了“再建一个山川秀美西北”的号召,唤起了齐仲平老师多年的夙愿。即将退休的齐仲平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深感意外的选择,在距离县城30公里的偏远洛河岸边承包了1300亩的荒滩荒坡地,开始了他后半生的植树生涯,开始了自己“育人之后又育林”的人生追求。
植树造林工程,对于一个从教三十多年的普通教师而言,不亚于发射“神舟十一号”工程。1998年12月,几经周折,他承包了1300多亩荒滩荒坡。在一无经验,二无资金,三无人力,加之家人、亲朋极力反对的压力下,这个花甲之年的退休教师犯了大难。是颐养天年?还是追逐梦想?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齐仲平像孩童一样,毅然决然地在“荒滩荒坡造林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
1999年春天,齐仲平去省委办事,遇见了昔日故友,时任陕西省委办公厅副秘书长、陕西省委农业研究室主任的刘云岳同志。当刘云岳得知齐仲平承包了1300亩荒坡植树造林时,感到既高兴又震惊,握着他的手说:“好事情,我支持你!”并欣然题《赠齐仲平》诗一首:
    花甲归田入蓬门,育人之后又育林。山东麓沟壑纵,洛河古渡水患频。
    骏马识途志千里,鸿儒治荒力万钧。自讨苦吃为何故?只盼绿洲望无垠。”

山穷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生的价值不是给子女留不少财富,而是为当地、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这是齐仲平在自己日记本扉页上写下的铭言。2001年春天,齐仲平花光仅有的5万元积蓄,购买了3000株杨树、槐树、雪松幼苗,与雇来的10个有植树经验的农民工,用最原始的劳动工具,在荒芜的洛河岸边开始了人生新的征程。
    蒲城县东陈镇东域的洛河岸边,本是寸草不生、河水洪涨的滩涂,几百年来,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没有人在这里耕作绿植。没有水,肩挑背扛浇幼苗;没有电,油灯蜡烛照样干;没有饭,风餐露宿干吃面;没有路,镢刨锨铲任尔还……几分耕耘,几分收获。是年,清明时节,几千株幼树在春风中发芽、抽叶,齐老的脸上泛出了退休后少有的笑容。
    帆破偏遇顶头风,屋漏偏逢连夜雨。2005年冬天,渭北旱原少雨多风,上万株幼苗正值浇灌时节。农民工每月15000元的血汗钱必须兑付,再新购8000多株树苗还需4000多元,柴油机抽水租赁费需5000多元,每日的生活开销需300多元,儿子买房、孙子上学还需略表心意。这一年他花尽了全部工资,还借贷150万元。这下可让一个一辈子靠工资生活的老书生进退两难了。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时任蒲城县委书记的王绪刚得知齐仲平的事迹后,协调蒲城县农行为他解决了60万元的林业专项贷款。地方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坚定了齐仲平干事创业的信心。他用原始的劳动工具开始了播绿生涯,用实际行动回报领导和朋友对他的一片爱心。他又通过房产抵押,社会融资,筹集了100余万元,在还清了以前的借贷后,还在荒坡上新植了上万株洋槐树苗。
    又是一年春好时,来年春天,十几万棵幼树披上了绿装。昔日的洛河滩坡一派生机盎然。这一年,恰逢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齐仲平老师为学校捐栽了12棵成品雪松,向工作了几十年的母校送上了一份绿色的情意。
    有志者事竟成 苦心人天不负
    几度风雨几度秋。2015年,齐仲平已过古稀之年,风霜染白了鬓发,岁月的痕迹布满了脸庞,背驼了,眼花了,但柿子红了,果熟了,1300亩荒坡变绿了。在一个梧桐更兼细雨的秋夜,齐仲平秉烛夜读,思绪万千,在洛河岸边的土窑洞里,为自己的林场起名“古渡林场”,并欣然挥笔写下七律一首《植树绿化为乐》:
    千载古渡芜百年,荆棘如织遍河滩。书生弃笔栖山洞,樵夫扶犁染青恋。
    昔日育人德为本,今朝植树土领先。待到山绿水碧时,无愧无赧祭轩辕。
    二十多年来,在水电路三不通的艰苦条件下,齐仲平同志栖窑洞,点油灯,饮河水,用最原始的劳作方式,使耕牛、推沙丘、填沟壑、除荆棘、平土地、育幼苗。忍受清贫,耐住寂寞,硬是用汗水、血水、泪水在不毛之地植树13.5万株,成林面积近千亩,建成了蒲城县洛河沿岸人工造林面积最大、质量最好的成片林,建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 “古渡林场”。
    2015年春,渭南市林业现场会在古渡林场召开。市委副书记王春阳面对郁郁葱葱的林场感慨良多,他在讲话中对齐仲平同志二十年的劳动付出给予高度评价,对古渡林场对于改善洛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认可使他倍受鼓舞,更坚定他播绿不止的信念和决心。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青山在,人未老。二十年来,在辛勤劳作,植树播绿的间隙,齐仲平同志在窑洞中、油灯下把自己对生态建设的思考、劳动的感受记录在论文中、诗词中,不经意间竟撰写生态论文五万余字,诗词几千首。2014年暑期,笔者前往“古渡林场”,老远看见一农夫为树苗锄草,走近发现原来是齐仲平老师。笔者问他:“你投资这么大,至今没见一分钱收入,悔不悔?”他望着挂满青色果实的枣树,挥手擦了一把汗,没有吭声。
    我们一同走进他用作办公场所一个破窑洞。窑洞内没有通电,他点亮了蜡烛,与我长谈起来。畅谈中,他拿出一叠诗稿,厚厚的一叠,足有三千多首,都是他闲暇的时候写下的。烛光映照着他清瘦的面庞,那面庞上的沟沟壑壑,像是雕塑家精心雕刻出来的。读着这些感人肺腑的诗作,我感受到了齐仲平内心的强大和坚毅。
    近年来,齐仲平老师时常应邀外出作义务宣讲。在蒲城县供水局、环保局、林业局,他为干部职工宣讲森林在环境保护、呵护人类健康中的作用;在蒲城县农保办、林业局,他为干部职工讲陕西地方党史。2015年重阳节,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三十多名党员来到古渡林场,开展“学习先进典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三严三实”主题党日教育活动。这次活动对他这位“育人之后又育林”的老教育工作者,更是莫大的荣誉和激励。
     最让齐仲平感到欣慰的是,在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的感召下,蒲城县环保局、电力局、林业局、县医院、农保办等单位把每年的义务植树点定在古渡林场,为蒲城的全民植树活动起了示范作用。相关部门也给予他不少的荣誉。蒲城县绿化委员会授予他“造林大户”“绿化标兵”等荣誉称号。蒲城县环境委员会授予古渡林场“环境保护先进单位”; 蒲城县文明办授予他“蒲城县道德楷模”“文明市民标兵”“身边好人”等荣誉称号。渭南市委宣传部授予他 “渭南标杆人物”。2014年5月17日,齐仲平老师昔日的学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侯水平得知消息,写诗祝贺:
    流汗因爱黄土地,吃苦只想后世人。吾师节高胜五柳,植树痴迷育人心。
    齐仲平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事迹被多家新闻媒体关注并报道。《绿色时报》以“惟愿水碧天更蓝”为题进行了报道。《陕西农村报》以“洛河岸边播绿人”为题进行报道。2014年5月15日,《陕西日报》刊登了题为“一个人的森林——蒲城县退休教师齐仲平植树造林的事迹”的文章,对齐仲平老师植树造林的事迹作了详尽报道。
绿色是可感染的,绿色是可幅射的。在渭北大地,洛河之畔,1300亩绿树环抱之间,齐仲平先生不再是一个耕耘者孤独的身影,在他的感召下,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加入了植树造林的大军,一个绿色渭南、绿色陕西在西北大地崛然兴起。

关闭

版权所有©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渭南市高新区胜利大街西段科教园区     邮编:714026     陕ICP备11005299号-1 610590020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