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信箱 院长信箱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十大亮点工作

发布日期:2022-01-31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一、党史学习教育见实效。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聚焦党史学习教育各阶段重点,创新形式、丰富内涵,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声读物《习仲勋的故事》在《学习强国》渭南学习平台展示播放,广受欢迎。下大力气抓实“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60项,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精心组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了“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师生书画摄影展、学生手抄报展、红色经典诵读、红色影片展播、党史知识竞赛、红色故事会等活动;为老党员代表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召开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两优一先”暨大学生青春榜样之星表彰大会;成功举办了“风华正茂”文艺汇演,讴歌党的丰功伟业。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做法和经验被省教育厅网站、渭南日报、渭南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次宣传报道。

德润三秦师生书画摄影展开幕式

七一风华正茂大型文艺汇演

学校举办庆七一书画展

二、党的建设工作出实招。坚持党建统领,铸造渭职品牌。开展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获批全省首批样板党支部1个,打造“星级堡垒党支部”6个,创建“党员示范岗”53个,释放党支部活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扎实开展“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活动,聚焦“大学习铸忠诚”,强化理论武装,响应号召鼓足干劲;聚焦“大练兵强本领”,加强队伍建设,激发干事创业活力;聚焦“大比拼创实绩”,创建职业教育特色,着力提升办学品位;聚焦“大提升转作风”,深入推进作风转变,优化工作服务效能;聚焦“大聚合强党建”,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互促并进,让党的旗帜在渭南职院高高飘扬。

三、“十四五”规划开新局。在中、省、市关于“十四五”发展规划系列文件精神指导下,在省、市相关部门的有力支持下,编制完成我校“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规划总体目标是建设成“引领改革、支撑发展、陕西特色、中国水平”的高职院校。分两步走战略:2021年—2023年,以创建全国文明校园、省级“双高”校为目标;2024年—2025年,以建设国家级“双高”校和创办职业本科教育为愿景。年内编制省域高水平学校建设方案1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方案9份,承担26项“提质培优”项目全面启动,规划内十一项重点工程稳步实施。承担举办“渭职院杯”渭南市2021年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暨渭南职业教育集团年会,区域职业教育龙头扬起来。

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研讨会现场

双高校建设研讨会

四、思想政治工作筑优势。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美育中心,制订了“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与渭华干部学院等9家单位共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研学基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渭南本土红色资源和校史红色资源优势,涵育校园文化红色特质,深入推进红色资源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让红色文化成为铸魂育人的精神动力和育人品牌,不断巩固和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强阵地。同时,以开展理论宣讲、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加强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宿舍革命、红色文化“三进”、美育教育和劳动教育等为抓手,党政互动、齐抓共管,进一步强化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取得了思政工作省级奖11项,学校官方视频号荣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2021年度官方视频号综合影响力百强。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大会

理论宣讲走进二级学院

文明创建工作动员会

宿舍“三进”活动表彰大会

学校官方视频号获得全国百强称号

五、师生技能大赛屡斩获。提升教师水平,强化专业建设,优化人才培养,聚焦技术技能,教师荣获省级以上荣誉20项,其中王韦华教授荣获省级“教学名师”、井赵斌博士被授予“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蒋宝博士入选陕西省“三区”科技人才、孙占育被授予“陕西省全民科学素质先进个人”称号;教师参加2021年陕西省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职教学会2021年度优秀职教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评选中,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全国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复赛暨陕西省赛决赛教师组微课赛中荣获教师组竞赛三等奖1项;第八届陕西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荣获优秀奖1项。2021年,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获奖31项,其中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护理技能赛项荣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奖项30项。

六、融入国家战略深耕耘。发挥学校农业技术人员培训资源优势,我校承建“中国-中亚农业合作中心基地”,面向“一带一路”中亚国家开展农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以“田间农技”为龙头,成立秦创原专班;秦创原(渭南)总设计师雷玉山来校实地考察;选派农学院曹晓倩副教授去秦创原(渭南)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全面参与秦创原和渭南农业创新谷建设。申报各类专利和授权41项。对口支援阿里职校“马背诊所”和“云端幼教”两个教学项目,培养阿里学生93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口帮扶工作扎实推进,完成帮扶村产业发展和建设规划方案设计,再获全省“双百工程”表彰。

省外办主任姚红娟一行考察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大楼

秦创原总设计师雷玉山教授调研座谈

专利证书

七、“双师型”教师占主导。2021年围绕学校“十四五”发展目标,紧抓提质培优契机,紧靠产业办学、就业办学、行业办学,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求,多措并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持续壮大专业教师规模和优化结构。采取多样化培训实现教师培训全覆盖,培训人次、投入经费达历年新高。2021年共引进高层次人才22人,新增思政领域客座教授9名、帮扶指导教授2名,学校硕士、博士占比达35%,教授、副教授占比达23%,新认定“双师型”教师62名,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3%。陕西省高职院校教学名师1名,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优秀教师1名,第二批渭南市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3名,高层次人才领军团队建设厚积薄发。

2021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培训

2021年双师认定

王韦华 陕西省高职院校教学名师奖

任秋爱 2021年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优秀教师


2021年渭南市第二批特支计划

八、招生就业质量再提升。2021年全年招生4844人,完成率138.4%。2021年毕业生总计2683人。截至年底,就业人数2630人,就业率98.02%,圆满完成了省教育厅确定的年终95%目标任务,完成了我校既定的年终97%目标任务。新增五个校企合作项目,成功申报10个1+X证书制度试点,新增证书种类12个,涉及14个专业。搭建在校生、社会考生学历提升和职业技能培训立体互通平台,开展职业资格和专业技能“多证书”教育。规范学生专升本考前培训,公开招聘两家培训机构,开展联合培训。出台了专升本培训管理办法,保护学生合法权益,拓宽高质量就业渠道;合作开展本科层次远程学历教育。同时,利用学校在专业、师资、图书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社区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布局。

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一)

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二)

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三)

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四)

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五)

九、基础设施条件大改善。实训教学楼工程完成竣工验收。获陕西省“优质主体工程”称号。建筑机电教学楼、综合教学楼、经管教学楼全面开工,超额完成年度施工进度计划。学生食宿条件持续改善,学生餐厅升级改造,师生就餐秩序井然;加强学生宿舍的保洁与维护,改善学生住宿条件。深入开展绿色校园、美丽校园活动,为师生提供绿色、清新、美丽的校园环境。扎实推动省级“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创建安全良好校园环境。积极创建绿色学校,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渗透到学校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工程,完善信息化基础环境,深化业务应用和数据融合、加强信息素养培训,助力学校线上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2021年陕西省高职高专院校信息素养大赛,分获省赛一、二等奖,一名教师荣获教师组微课大赛三等奖,学校被授予“优秀组织奖”。提升环境和设施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维修改造田径运动场,增设乒乓球场地、羽毛球场地,为体育教学及师生体育活动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空间。

学校餐厅就餐秩序井然


学生宿舍硬件设施齐备


聚合支付方便校园管理



陕西省高职高专院校信息素养大赛喜获荣誉

十、疫情防控之战获点赞。2021年末,我省局地新冠疫情突发,防控形势骤然严峻。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坚强领导下,我校积极响应,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主动出击,多措并举,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学院通过召开党委会,组建了10个防疫专班,先后召开专题会、碰头会近20次,研判分析疫情形势,动员广大教职人员投身防疫一线。通过组织全校35个党支部的426名在校党员教职工冲锋在前,严守校园各个角落,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封闭管理期间,持续加强对全校12361名师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先后进行全员核酸45000余次,线上教学379门课程,借助校内外媒体平台发布各类抗疫暖人信息近100条,疫情防控结束后,组织车辆100余次点对点运送学生离校。学校系列工作有力的支持了渭南的疫情防控工作。(撰稿:党政办公室 朱玉 审核:雷建文)


大巴专车护送渭职院学子回家


全校师生进行核酸检测


校领导为学子送上生日祝福


医学院熬制渭水避瘟汤剂

关闭

版权所有©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渭南市高新区胜利大街西段科教园区     邮编:714026     陕ICP备11005299号-1 610590020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