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信箱 院长信箱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加强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渭职院办发〔2021〕150号

发布日期:2021年09月30日 15:19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各二级学院、部门、附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中、省、市、区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和流行病防控要求,进一步做好学校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生员工健康安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克服松懈思想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十四届全运会正在进行,下周将迎来国庆长假,节后全运会还有赛事进行。近期福建、黑龙江等个别地区出现聚集性新冠本土确诊病例。随着气温降低,秋冬季季节性转染疾病开始活跃,特别是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流行风险增加。学校疫情防控压力持续加大。各二级学院、部门、附属机构(以下简称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扛起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坚决克服厌战情绪和侥幸心理,充分认识到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遵守省、市、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文件精神,严格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决不能有丝毫松懈。

二、落实防控措施,严格防控管理

(一)做好自我防护

师生员工应按照教育部秋冬季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勤通风,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若需进入必须全程正确佩戴口罩,且保持必要社交距离,遵守防疫规定。

(二)严格校园进出管理

严格校园进出管理,做好验证、测温、验码、登记等入校检测工作。

校外人员申请入校应由校内对接部门提前完成访客登记,进入校园对接部门必须全程陪同,未经许可,不可随意进出教学、办公、科研、图书馆、食堂、宿舍等场所。无“健康码、行程码”人员一律谢绝进入校园。

学生因事外出需提前向所在学院请假,学生管理部门严格学生请销假管理,相关工作记录需存档备查。师生离陕、返陕需按要求,执行严格的报批、报告程序并履行疫情防控规定程序,违者依规从严处理。

(三)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渭雨达公司负责校园环境定期整体清洁消杀,扎实做好发热、涉疫学生寝室的终末消杀、通风工作。

各单位要加强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肺结核、流感、麻疹、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师生养成勤洗手、常通风、科学佩戴口罩等良好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

各二级学院要持续组织师生做好办公区域、学生寝室日常清洁卫生和定期通风,确保干净、整洁、无拥堵消防通道现象。

(四)加强食品安全卫生和营业服务网点的管理

渭雨达公司要严格按食品卫生监管要求做好食材原料采购、样品留存溯源、食品加工销售全链条管理,强化食堂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确保师生“舌尖”安全。

要做好冷链食品的安全监管、溯源管理,特别是海鲜产品、冷冻冷藏肉品。减少使用冷链食品,确保学校无中高风险区冷链食品。

相关部门要加强营业服务网点,包括超市、浴室、快递点、理发店等的管理,做好保质保供、稳价和消毒等工作。

(五)强化日常教育管理和提醒

组织人事处、学生处要加强师生员工健康管理,做好全学段因病缺勤、缺课登记和病因追踪工作,师生健康状况达到学校防疫要求时方能返校。引导师生增强防护意识,掌握防护知识,积极配合防控工作,要持续做好“日报告”“零报告”“晨午检”等师生健康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近期所有教职员工非必要不出陕,所有学生非必要不出渭。

(六)加强外来人员管理

各单位要加强外地入校人员管理,按要求做好相关信息整理报送工作。对从国内中高风险区返回的人员及时上报主管部门(教职工报人事处,学生报学生处,职工家属报渭雨达公司),按属地要求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完成防控各项程序后,在确保健康的前提下,才允许其返校。对境外及密接返校人员,要按照属地要求做好入境城市集中隔离和返渭后居家隔离,且达到健康检测标准后,才允许其返校。

继续教育学院、渭雨达公司、图书馆要严格按照学校防疫要求监督指导校内各营业服务点做好辖属区域日常清洁和物品表面消杀工作,强化服务网点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和管理。要对校内商户的日常消杀、人员健康管理定期进行督查。基建处负责对施工人员进行疫情防控监管。招就处、各二级学院要做好来校招聘单位人员的疫情防控监管。

各单位负责同志要时刻牢记“国之大者”,以对师生健康负责的态度,担负起疫情防控的责任,认真学习贯彻疫情防控政策规定,掌握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把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加强重点人员、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督促检查,及时掌握人员信息,发现问题,堵漏补短,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

2021年9月29日

关闭

版权所有©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渭南市高新区胜利大街西段科教园区     邮编:714026     陕ICP备11005299号-1 610590020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