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教学工作推进会,并组织开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集体备课会。全体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参加。

我院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柴华指出,集体备课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鼓励教师加强协作、共享优质资源。针对近期教学督导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她要求,规范教学流程,确保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严格课堂纪律,强化育人责任意识;完善考核方式,注重教学过程评价。同时安排了下一阶段教学工作。
集体备课环节,三位教师分别展示了各具特色的教学设计。青年教师荆武玺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主题,从历史背景、现实意义、实践方法和教育目标四个层面展开教学内容。他结合传统文化与当代热点,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相关理论内涵。雷嫣老师在讲解“邓小平理论”时,针对职业学院学生特点,采用“理论讲解+虚拟实践”的教学方案。她借助数字化工具,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视化的教学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薛梅围绕“教育强国”主题,通过政策解读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教育实际问题,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交流环节,与会教师围绕教学实际问题展开热烈讨论。针对“如何让深奥的理论更易懂”“怎样提高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效果”等共性问题,资深教师建议将专业术语转化为生活化语言,通过故事和案例阐释理论;设计课堂辩论、情景模拟等互动环节,增强学生参与感;利用红色教育基地参访、专业特色案例分析等方式,让思政教育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同时,与会教师就“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各专业课程”进行案例分享,提出可结合学科特点设计教学案例,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撰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柴华 审核:王晓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