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新学期首次集体备课会,全体专兼职思政课教师参会。备课会由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柴华主持。
备课会上,心理健康教研室青年教师张倩倩、思政课教师王菲、刘雨璇以及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薛梅分别围绕《思想道德与法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哲学与人生》《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展开教学研讨,她们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将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现实意义。

交流研讨环节,与会教师围绕教学实操问题展开热烈讨论。针对“如何让革命道德教育更生动”,建议补充红色教育基地参访心得分享、革命主题纪录片片段等素材;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更贴近学生”,提出增加校园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专题;针对“哲学教学避免抽象化”,倡导结合不同专业特点设计案例,让哲学知识更易理解。同时,教师们就四门课程教学内容衔接达成共识,在“青年价值引领”“个人与社会发展”等主题上统筹内容,避免重复,提升育人实效。
会后,柴华安排本学期重点工作,强调要持续推进课程资源建设,丰富教学素材与案例储备;组织开展教学交流活动,促进教师间经验分享与能力提升;加强学情跟踪与教学反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动态优化教学安排。同时要求全体思政课教师,要严格规范个人言行,坚守政治立场,始终以良好师德师风履行育人职责,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撰写:马克思主义学院 柴华 审核:王晓莉)
【关闭】